港大机械工程ME的留学体验:学粤语、排队上学、和野猪和谐共处,我的精彩Plan B

学员故事 · T同学

本科背景

海南大学,交通运输专业

标化成绩

GPA85+,雅思7

录取院校

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硕士

 

专业第三名竟然保研失败?

 

当保研名单上没有我的名字时,我觉得整个人似乎有点眩晕,大学四年的努力似乎都瞬间化为泡影。

我本科是海南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GPA 3.4,专业排名第6;平均分88,位列专业第3。这个成绩虽然算不上顶级学霸,但是也完全能够迈入保研线内,所以我本就一心准备保研,但事与愿违,自己也第一次深切体会到什么叫”计划赶不上变化”。

那段时间,我像只无头苍蝇般四处咨询该怎么办?

有人希望我“考研”,有人劝我“直接工作”,还有人建议我“出国(境)留学”。经过反复权衡,综合身边人的建议,我最终选择了前往中国香港留学

 

至于为什么选择去香港读书?

 

其实主要还是出于对香港的地理位置、港校认可度、就业形势、经济情况、家庭原因这五个方面的考虑。

⏩地理位置和文化适应

  • 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既保留了中华文化,又融合了国际化的教育体系,是中国大陆学生接触国际化舞台的最佳途径
  • 此外,相较于欧美国家,香港的语言障碍较小(虽然粤语是主要方言,但英语和普通话也广泛使用),饮食、生活习惯与内地更为接近。
  • 而且,香港和大陆来往方便,通勤成本低,对于和家人联系紧密,又不太想离家太远的我来说,香港是最佳选择。
🏆学术认可度

港校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的认可度都有目共睹。

  • 国际认可度:香港大学QS排名更是稳定在前30
  • 中国大陆认可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处于同一梯队
💰️就业优势

无论是出国就业,还是回中国大陆就业,港校留学生的选择都更为多样。

  • 如果选择毕业后出国就业:港校在国外的高认可度能够支撑很多香港留学生拿到心仪的工作offer。
  • 如果选择回大陆就业:国内大厂、国企、央企等都为港校留学生敞开大门。

虽然香港留学不是出国仅算出境,但港校毕业生依然可以享受国内很多针对留学生的特殊待遇和福利(如北上广深的落户、人才补贴等)。

 

 

👭想跟姐姐成为校友

最后,我个人的家庭背景也是我选择香港作为留学目的地的重要原因,我姐姐是香港大学博士毕业,起初我想留学也是受到了姐姐的启发,因此最后选择去香港大学和姐姐成为校友。

 

我:更喜欢这个专业

港大招生官:NO!这个更加适合你

 

在永烨留学的帮助下,2024年1月,我终于如愿收到来自香港大学的惊喜——机械工程专业的录取offer。

芜湖!收到梦校的offer啦

 

其实,当时我同时申请了香港大学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专业和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专业。说实话,我内心更倾向于后者,所以在我收到机械工程的offer后,我忍不住发了封邮件,探探口风,看看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专业是否也会向我发出offer。

然而,命运似乎有它自己的安排。招生办的回复是,机械工程专业与我的背景和经历更匹配。这让我明白,有时候,最适合自己的,可能并不是自己最初最向往的。

 

 

凡是发生之事,必然有利于我!我一直坚信这个理念,也决定追随命运的指引,选择了香港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就读。

 

港大机械工程专业的真实体验

 

我就读的Mechanical Engineering项目,学制大约是1-1.5年学制。

我们学院不分班级,只分专业。机械工程专业大概有300人左右(具体人数不太清楚)。

Full-time的硕士基本都是陆本同学或海本同学。

  • 陆本主要来自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福建大学、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
  • 海本同学有来自布里斯托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多伦多大学等。

香港本地同学大部分都是选择part-time。

香港大学的教室

 

开学一课:英语讲着讲着竟变粤语?

 

港大全英文授课环境起初让我有些忐忑,但好在工科对语言要求相对宽容,这使我能够较快地找到学习节奏,因此对于英文授课并没有感觉特别吃力。

但是!这条仅仅针对发音标准的教授!

在香港,普遍使用的语言还是粤语,因此有些香港本地教授的英语并不标准,多是“粤式英语”,而且有时候教授们无法用英语解释清楚的问题会选择用粤语进行辅助说明。

但,问题在于,我完全不会粤语!!!

因此一开始入学时,面对英语和粤语双重交织教学的课程我很不习惯。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的解决方法是“结对子”上课,和认识的广州同学或者香港同学坐在一起上课,拜托他们在关键时刻为我翻译一下。同时,我自己也在努力跟着同学们学习粤语,达到虽然不会说,但是基本用语能够听懂的程度。

不过,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已经慢慢习惯教授们的口音,这些小问题,洒洒水啦。

 

选课一时爽,上课更上头!

 

我们ME专业一共需要修八门课,一门English workshop和一个毕业设计。

🔎我选择的3门专业必修课为

  • Service behaviour of materials
  • Computer-aided product development
  • Nanotechnology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这些课程主要偏向于香港大学工科方面较强的材料方向以及较为基础的CAPD计算机建模方向。

🔎5门专业选修课为

  • Energy and carbon audit
  • Microsystems of energy , biomedical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 Railway engineering
  • Railway accident investigation and derailment
  • Railway project management
主要偏向于铁路工程方向。这些课程涵盖了能源审计方向,铁路工程方向和最为尖端的微电子系统方向。

我们学院学生人数较多,什么课都不太好抢,最热门的是铁路工程类课程,因为授课老师比较仁慈,通过率较高,不容易挂科(不过很幸运,被我抢到啦)

选课之前,一定要打听清楚老师的风格

 

我们专业的教授大部分为中国人,香港本地老师居多,其次是来自大陆的老师,其他国家例如韩国、印度的老师也有,但人数不多。

👨‍🏫香港老师和印度老师:

通常比较仁慈,上课幽默风趣,平时对待同学们的态度和蔼可亲,考试时出题较为传统,不会太为难学生。但是听说也有个别香港老师比较偏爱香港本地学生,在考试改卷时会额外给香港学生更高的分数。

👨‍🏫中国大陆老师较为两极分化:

有非常和蔼仁慈的老师,考试是“海底捞”的神,课程通过率通常很高;但也有很严厉的老师,喜欢出难题和超纲题,挂科率较多。

大家注意谨慎选择!!

👨‍🏫韩国老师:

平时很和蔼可亲,但是考试时出题不按常理,不过改卷时会捞一捞大家,所以挂科率不高。

比如教我微电子系统课程的老师就是一位韩国人。这位老师学识渊博,履历也很丰富,在微电子系统、新能源电池等方面都有一些卓越的成就。

但是他上课就有点差强人意,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深入浅出的讲述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听不懂他说的内容,他也比较着急,很想给我们讲清楚。这一着急,反而更加讲不清楚了,于是进入了一个不良循环模式。不过这位老师真的是非常敬业,总是在不断的更改教学方法,尽力让我们能够理解他教授的内容,并且私下里也是非常好相处,他会努力理解我们说的话并给出详细反馈。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十分敬佩。

总之,不同的老师风格真的是大相径庭,建议选课之前还是要跟上一届的学长学姐打听清楚。

 

毕设选了香港地铁 Q-train

 

我们专业的具体研究方向取决于每个人的毕业设计方向,我选择的是研究香港地铁Q-train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因此研究方向主要是新一代的地铁设计。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方向完全是机缘巧合。由于我是跨专业读研,所以在入学前其实我并没有太多扎实的机械基础,而铁路工程与我本科的交通运输稍微有一些联系,相比于其他研究方向来说,这应该是我最熟悉的方向了,因此我就选择了跟随我的导师研究新一代香港地铁。

在我的毕业设计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就是是我的导师,一位67岁的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也是我所有关于铁路工程课程的老师。他虽然已经年近七旬,但仍然奋战在教学第一线。

我导师简直让我想疯狂打 call!!!

他就是上面提到的咱们专业超火的铁路系列课程的授课老师,也是我来港大后见过的最最认真负责的老师,没有之一!

尽管这位老师的英语不是特别标准,但他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学生交流。他曾经说,自己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意思,自学了普通话,并且在不断练习阅读简体字。这一点我非常感动,通常来说都是学生适应老师较多,少有像我导师这样能够为了学生做出改变和努力的老师。

 

关于毕业时间的建议

 

我们专业是1-1.5年制,可以选择8月毕业或者12月毕业。

💼如果选择8月毕业

就需要在4月底之前提交毕业论文,并于5月或者6月完成毕业答辩。

💼如果选择12月毕业

就需要在7月底之前提交毕业论文,并于8月完成毕业答辩。

💼毕业时间的选择取决于是否找到了工作

如果在刚入学,即9月或10月找到了工作,那么就算来年的应届毕业生,通常要求要在来年8月或9月前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因此就可以选择8月毕业。

例如,2024年秋招找到了工作,就算2025年的应届毕业生,只要在2025年9月前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和留服认证就可以入职。

如果在刚入学时没有找到工作,所以想要来年和次年的应届毕业生身份,那么就可以选择12月毕业。例如,2024年秋招和2025年春招都没有找到工作,

那么就可以选择2025年12月毕业,算2025年和2026年的应届生,可以参加2025年的秋招和2026年春招。

 

港大AB面

奢华配置 VS 野猪学长

 

A面:顶尖学府的奢华配置

 

香港大学的硬件设施很好,特别是主校区新建的百周年纪念区的智华图书馆。

【图书馆】

智华图书馆共三层,馆内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配备齐全,学习区、休息区、讨论室也装备精良,并且

是香港大学唯一的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除此之外,主图、音乐图书馆、牙医图书馆等各个图书馆都很有特色,能够给我们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

和同学一起泡图书馆~

 

【教学设施】

港大的教室设备也很先进,多媒体设备很齐全,能够支持教授实现各种教学方式。不过,因为学生多,上课的时候只能用带小桌子的椅子,记笔记不太方便。所以,大家基本都用电脑或者平板进行日常学习。

实验室也是港大的一大亮点各个实验室分布在校园的不同地方,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专属实验室,并且配有相应的门禁系统。就拿我们工程学院来说,实验室的支持力度特别大。有inno wing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无人机实验室,风洞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负责研究的专业领域不同,但设备都较为完善,能够给我们提供较好的实验环境。

 

【食堂】

港大的主校区有9个食堂,各种菜系都有,能满足不同国家同学的口味。而且,食堂的价格比校外餐厅便宜不少,性价比超高,无论是早饭、午饭还是晚饭,都能吃得很好。

在食堂吃的一些饭

 

B面:香港排队大学和野猪学长

 

港大这几年扩招力度很大,导致港大的学生量暴涨,但校园设施还停留在“小而美”的时代。于是,日常画风变成了:为了等电梯而排几十米长队的情况…同学们纷纷调侃:“欢迎来到香港排队大学,在这里,你将学会耐心和卡点。”(笑)

 

 

不过港大也有自己的神奇之处——比如校园里时不时出没的“野猪学长”。

香港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比较明确,香港大学又背靠太平山,因此港大主校区校园内经常会看到很多野生动物出没,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野猪。

 

大野猪经常会顺着太平山从山上直接跑到校园中翻垃圾桶觅食,因此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野猪学长”。在校园里,没有人会伤害野猪,野猪也会礼貌让路,避开人流行动,主打一个“我吃我的,你学你的”和谐共处模式。

 

虽然我们有时候会吐槽学校的人太多导致设施不够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港大确实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地方老建筑的红砖墙和新教学楼的玻璃幕墙交错在一起,就像这所学校的气质一样:既传统又现代。

“明德格物”的校训在这里不是冰冷的石刻,而是随处可见的生活实践:在通宵自习室亮着的台灯里,在师生辩论时闪烁的思想火花中,更在每个人对知识最本真的渴求里。

在这里,能感受到百年名校的底蕴,也能遇到各种有趣的人和事——当然,包括那些不请自来的野猪访客。这样的校园生活,虽然要排队,但总归是独一无二的。

END

站在太平山顶俯瞰维港夜景时,我突然明白:当年那个保研失败的夜晚,原来是命运给我的最好安排。这里没有”如果当初”,只有”幸好如此”。

j

致所有迷茫中的你:人生最精彩的剧情,往往始于plan B。香港这座魔幻都市,正等着书写你的下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