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摸彩票!GPA3.0+上海C9学姐放弃直博,收获哥大、密歇根安娜堡等名校offer

学员故事 · H同学

本科背景

C9院校,生物海洋学

标化成绩

GPA3.0+,托福100+,GRE325+

录取院校

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统计)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生物统计)

弗吉尼亚大学(统计学)

乔治城大学(生物统计)

纽约大学(生物统计)

 

#1

读研选择:在就业挑战中寻找新的学术天地

 

为什么选择读研?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读研可能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它更像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必经之路。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让我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直接本科毕业进入职场,应届生的身份真的很难获得合适的岗位。

我毕业于C9院校,本科主修生物海洋学,大学期间我的成绩还算优秀。按照学院的保研政策,我其实有机会继续在本校攻读硕士学位。但考虑到我的本科专业就业并不乐观,国内升学转专业阻碍太大,因此萌生出国留学的想法。

 

后会有期~

 

#2

邂逅永烨留学:冯老师是我的学术旅程灯塔

 

Part 1.初识冯老师

决定出国留学后,我跟很多学长学姐都有聊未来的申请方向,自己在网上也搜索查阅了一些资料,当时就大致确定申请生物统计这个方向。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就业前景不错,另一方面我在校内也接触了相关的科研,整体感觉我挺喜欢这个方向的,所以最终确定硕士申请转成生物统计方向。

本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理念,我接下来就开始寻找中介。在小红书上看到有人推荐永烨留学的生物统计方向,于是我添加了永烨留学冯老师的微信进行咨询。通过与冯老师的交流,感受到了他的专业素养和热情服务,他的每一次回复都充满了耐心和细致,让我对留学的每一步都有了清晰的认识。

即便在未正式签约的初期,冯老师也持续关注我的学术进展和个人情况,并在我迷茫时给予建议。比如说在大三上学期初,我陷入了是否应该重修课程的纠结中。我不确定是应该重修分数较低的大学物理,还是那些在申请生物统计专业时更为关键的高等数学和概率统计等课程。在这个关键时刻,冯老师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他甚至在正式签约之前,就帮助我规划了学期的一些主要任务,为我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经过一学期的深入交流,我决定选择冯老师作为我的留学顾问,相信在他的专业指导下,我能够顺利实现我的留学梦想。

 

Part 2.疫情中的托福建议

大三阶段还是有受疫情的影响,包括托福考试的考场安排。原本我计划在大三上学期结束后参加线下的托福考试。但是由于疫情,所有线下考场都被迫取消。面对这样的困境,冯老师帮我调整策略,让我赶紧转战线上考试,以确保能够先取得一个托福分数作为保底。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决策确实是极其明智的。当我成功地在线上考取了100+成绩后,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可以专注其他留学事项,无需再为托福考试而分心。

 

Part 3.目标的明确性和任务的主次之分

冯老师在规划方面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他不仅在每个学期开始或暑假之前为我精心制定计划,而且还会定期跟进,确保我按照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在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冯老师始终强调目标的明确性和任务的主次之分。他让我明白,在每个阶段,我都有明确的目标需要达成,而这些目标之间又有着明确的优先级。

比如在早期,托福考试是我的首要任务,它关系到我能否顺利迈出留学的第一步,这点至关重要。伴随学期的深入,冯老师及时帮我调整了学习重点,将首要任务转变为深入学习,提升GPA。包括对之前成绩不理想的科目进行重修,确保我在学术上能够持续进步,最终为我的留学申请助力。

这种目标设定和任务规划,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了高度的专注和效率。不仅让我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也让我的每一个目标都清晰而明确。

 

#3

生物统计:选校精准,策略明智,录取成功

 

在确定申请方向为生物统计之后,冯老师利用专业的知识先初步为我推荐了十几所学校,涵盖了高、中、低三个层次以及冲刺目标。随后,我在每个档次中挑选了2-3所心仪的学校。在做出最终选择时,我综合考虑了地理位置、学校背景、费用、就业前景及深造机会,最终进行了权衡和取舍

 

Part 1.选校策略

在申请之前,我的选校过程略显仓促,特别是在面对中低档次的学校时。由于这些学校并非顶尖,我对它们了解有限。尽管如此,我仍然尽力去了解每所学校和项目,综合考量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挑选冲刺和顶尖院校时,我主要依据的是这些学校过往的录取率和BAR,挑选那些有实际机会能申请成功的学校。至于录取率极低,几乎不可能的院校,比如JHU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这种刮彩票的学校,我就完全没有考虑,不在我的申请策略之内。

 

Part 2.录取结果

我的保底校是纽约大学和乔治城大学,它们在我递交申请之后迅速给我发了offer,这让我感到十分安心。

对于中档次的学校,我也全部顺利获得了录取,这进一步证明了冯老师的申请策略是成功的

高档学校则是需要我踮起脚尖,甚至蹦一蹦才能够到的学校。冯老师为我申请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统计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生物统计学和杜克大学的生物统计学。虽然最终杜克大学没有为我敞开大门,但哥大和UMich都向我伸出了橄榄枝。

这些录取结果再次证明了冯老师在定位上的准确性,以及这些选择与我自身实力的高度契合

拿到UMich的offer啦,开心过年!

 

现在回想起来,定校真的是一门学问。如果目标定得过高,我可能会面临中档和保底学校的拒绝;反之,如果目标过低,则可能错失像哥大和UMich这样高水平的学府。冯老师的策略既稳妥又具有挑战性,正是这种平衡,帮助我在申请过程中取得了理想的成果

 

Part 3.最终抉择

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权衡,我最终决定前往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我的学业。虽然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在某些方面也很优秀,但那里的竞争相对激烈,而且气候和人文环境并非我所偏好。相比之下,哥伦比亚大学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非常出色,回国后的认可度也很高。

#4

我与两座“焦虑高峰”的较量

 

大三下学期,我没事就看小红书上博主们的申请经验分享,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经历与他们相比,显得如此单薄。那时,我手中的托福成绩勉强达标,GRE考试尚未攻克,仅有一段小规模的科研经历,实习经验更是一片空白。这些不足让我对自己的申请竞争力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心中对未来能否成功申请到心仪的学校充满忐忑,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

就在我焦虑不安的时候,冯老师又一次帮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重新获得了信心和平静。他为我量身定制了一份详尽的备考计划,包括GRE的备考时间、实习机会的安排,以及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有深度的科研工作。冯老师不仅帮我厘清了申请目标,更为我指明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路径,成功帮我度过了第一个焦虑高峰。

 

我一步步攀上崂山之巅,同样地我也一步步战胜了自己的焦虑

 

申请文书的撰写阶段,是我另一个焦虑高峰。我反复审视、精心推敲并润色我的申请文书,绞尽脑汁使其更具吸引力和深度。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永烨留学文书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对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申请文书,我至少修改了7-8个版本,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文书也经历了5-6次的细致调整。有时候,我可能会扣一些非常细微的点,然后跟文书老师反馈。幸运的是,永烨留学的文书老师们总能立刻Get到我的思路,并据此迅速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经过多次的打磨和润色,我对最终的申请文书成果感到十分满意。这些文书不仅凝聚了我们的共同努力和智慧,更是我留学申请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们见证了我从迷茫到自信的转变,从焦虑到希望的跨越。

拿到了心仪院校的offer,那就去云南大理走一走吧

 

#5

经验分享

 

Part 1.标化还是要多刷题

针对托福和GRE这类标化考试,我的建议是多刷题。曾有位小学妹向我咨询托福成绩不稳定的问题,她提到自己在阅读和听力部分,状态好时能考29分,但状态不佳时成绩就会下滑。我告诉她,这正是因为练习不够充分。为了确保稳定的成绩,阅读和听力部分最好练习到能稳定达到28分以上,这样才有更大的把握获得理想分数。对于GRE考试,也是如此。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其实也不是一次出分的,这类标化考试需要不断刷题和练习,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Part 2.高质量的科研活动强烈建议参加

若想提升申请背景,我强烈建议大家积极参与高质量的科研活动,并尽量与导师合作发表文章。无论是处于under review还是最终成功发表,它们都能对你的申请结果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的经历能够向面试官展示,你在科研方面确实有实质性的结果产出,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参与或制作主题PPT。通过这些真正的科研实践,你能够积累宝贵的经验,并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和潜力,这对于提升申请背景,甚至影响最终的录取结果都至关重要。

破难而进,万事皆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