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逆袭!双非GPA3.6的我,在收获两份港中文offer后,却毅然决定去昆山杜克追梦

学员故事 · Z同学

毕业院校

上海师范大学

标化成绩

GPA3.5+,雅思7

录取院校

昆山杜克大学 医学物理

香港中文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香港中文大学 物理

高考录取结果出来之后,我挺失望的,一方面当时考取的并不是我理想的学校,另一方面选择的专业——物理,一个前路渺茫的专业。在那个夏天,和大多数的新生一样,我也对眼前未知的路充满迷茫,也有一丝不甘心。

时光荏苒,四年后,今天的我却已经站在了昆山杜克大学的校园里,遇到了很好的prof和很喜欢的专业,也算是命运没有亏待我,让我有个最好的归宿。

回想起过去两年为了留学所倾注的努力,很感慨,脑海中也会呈现出很多的画面。作为一名双非背景出身的学生,在留学路上的每一步脚印,每一个挑战,每一次胜利,或许都要比很多人更加坎坷。而我的故事,也希望能给正在考虑留学,或者即将出国的学弟学妹们一个全方位的参考。

为什么选择留学:缘起高考之后,始于前路渺茫

 

大二那年,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毕业后无非就是那么几条路:

  1. 本科毕业直接找工作
  2. 考公务员
  3. 在国内读研或者出国留学
本科直接找工作我心里挺没底的,一个本科学物理的学生,现在出来扫一圈,真的没有什么岗位。

考公务员我这个物理专业,考公岗位实在有限,再加上又是本科,这就不是双重buff了,这是双重bug。

反复权衡后,我决定继续我的学术旅程,攻读研究生学位。

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是国内考研还是出国留学

考虑到国内考研的高竞争性和低容错率,一旦失败就只能来年再战。相较之下,留学显得更加“人性化”一些,它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调整,也意味着更高的容错率。

所以,综合考量之后,我毅然决定:去留学!

【寻找机构】

我的本科来自于上海的一所双非一本院校,这意味着我在申请的起跑线上处于一个中等偏后的位置。所以在确定了自己的留学目标以后,我便开始在各大平台上寻找与我背景相似的留学经验分享贴。经过一番努力,我幸运地发现了一位与我背景非常相似的同学,他分享了自己的申请经验,还推荐了他用的留学中介——永烨留学。

在此之前,我已经加了好几家留学中介的联系方式,但一直犹豫不决,总感觉他们还是欠缺一点什么。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和永烨留学的舒老师沟通后,我被她的专业素养和耐心态度深深打动。与其他留学中介相比,她给我的感觉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于是,我迫不及待地与家人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并得到了他们全力的支持。

行,咱们就去线下见见这位舒老师

在永烨留学的办公室里,我们与舒老师及其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她们对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从文书撰写到院校选择,从签证辅导到行前准备,每个人都能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支持。她们耐心地解答了我和家人的各种问题,让我们对申请的每一步都有了清晰的了解。

就选永烨了,咱们签约!

 

意料之外的选择,情理之中的体验

 

【院校选择】

香港,这座城市在我的心中一直承载着太多太多的梦想跟想象。

从童年时期那些令人沉醉的香港电影,到青春岁月里那些悠扬的粤语歌曲,再到那独树一帜的港式文化风情,它们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层神秘而迷人的面纱。伴随着我的留学梦想,一个念头在我心中悄然萌芽:

或许,我可以去香港读个研究生?

也因此,当时的港校对我而言,不仅是梦想的起点,更是唯一的目标,我将所有的申请精力都集中在了这座城市的学校。

去香港看郑秀文演唱会啦

但就像电影《阿甘正传》里的那句经典名言: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生活的奇妙之处往往在于它的不可预测。

在与舒老师的一次交谈中,她向我介绍了昆山杜克大学的一个夏令营项目,问我是否有兴趣参加。起初,我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加入,却没想到这次经历竟成为了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彻底改变了我的留学想法。昆山杜克大学的项目与我的学术兴趣完美契合,更让我心动的是,项目中每一位教授所展现的专业精神、教学热情和对学生的深切关怀,都深深触动了我。

昆山杜克的教室

我开始意识到,除了香港,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去探索和学习的领域。于是,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申请计划,决定将昆山杜克大学也纳入其中

【专业定位】

我的本科专业是物理学,但我内心深处始终对生物学和医学抱有浓厚的兴趣。高考时,由于未能发挥出最佳水平,我错过了梦寐以求的医学专业,这一直是我心中的遗憾。因此,进入大学后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跨越学科界限的机会,能将我的物理基础和医学热爱结合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终于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发现了有一个叫做“医学物理”的专业!它是一个交叉学科,将医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结合在一起。这个专业对我来说是一个完美的选择,可以圆我的医学梦。

在大二时,我已经清晰地规划了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术转型,决定不再继续物理专业的学习,而是转向医学物理领域。基于这一目标,舒老师和我共同探讨并筛选了一些与医学物理紧密相关的专业。舒老师考虑到我的学术背景和个人兴趣,建议我将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物理作为主要的申请方向,同时,也将电子学和物理学纳入备选范围。

 

双非背景不是翻不过去的山

 

舒老师,我本科背景不行,绩点也没到3.0,怎么办?

当时找到舒老师的时候,我很焦虑,经常会跟舒老师抱怨我的成绩不达标,本科院校的名气也不响亮,感觉自己再怎么努力,好像也拼不过那些985、211院校的学生。但舒老师总是以她独有的温柔与坚定,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与支持。

没关系的,我们一起努力,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

舒老师在很大的程度上抚平了我的焦虑,并且正如她所承诺的,始终陪伴在我左右,给了我多方面的指导和建议,无论是学习上的挑战、科研上的探索,还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舒老师都耐心地引导我,帮助我不断进步,逐渐战胜内心的不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合作默契而高效,我的绩点也从最初的2.7稳步攀升,先是达到了3.2,然后是3.6,最终均分达到了89分。虽然这一路走得很艰难,但回头一看,我发现这是一段充满正能量和成长的经历。

我相信没有人能忽视或否定闪光的金子,“双非”的背景绝非难以逾越的崇山峻岭。与其忧虑自己现有的水平是否能够获得理想中的结果,不如将精力集中在如何有效提升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上,这才是最为关键和迫切的任务。

提升GPA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全心投入学习

01成绩不佳的课程
首先,我重修了大一时期成绩不佳的几门课程,比如力学。由于上海考生在数学基础方面通常较为薄弱,在微积分等课程上几乎没有基础,这导致我在力学的学习上感到相当吃力。但到了大二,我决定重新挑战这门课程,通过不懈努力,我逐步克服了初期的困难,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显著提高了我的成绩。

02新学的科目

对于新学的科目,我更是倾注了十二分的热情与努力:

👉每堂课后,我都会认真整理笔记,确保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同时,我坚持完成所有作业,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遇到任何问题,积极寻求教授的指导与帮助。

03改变课堂习惯

从大二决定申请的那一刻起,我就坚持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中间。这个位置不仅让我能够更清晰地听到教授的讲解,也使我更容易与教授进行眼神交流和互动,减少分心的可能性。

我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管了,就努力吧,努力就可以成功!成功虽然可能不会立即到来,但终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把握每一个机会,全力以赴地追求我的目标。

哈哈哈 去香港看陈蕾的演唱会啦

 

一个意外促成一场花开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常常面临选择的难题。

我曾收到香港中文大学的两份offer,第一份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我稍作犹豫后婉拒了。然而,不久之后,我又收到了第二份offer,这次是物理系。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因为在高中时期,我就对港中文的物理专业抱有浓厚的兴趣,它是我心中的一个小小梦想。但当这个梦想触手可及时,我却发现自己在犹豫。

我不断地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对哪个领域有最强烈的好奇心和热情?我未来的职业道路应该如何规划这些问题如同漩涡,将我卷入了更深的思考之中。

我仔细权衡了每一个可能,每一个梦想,每一个未来。最终,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拒绝港中文的物理offer,选择昆山杜克大学

至于为什么选择昆山杜克,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方面,我更加喜欢这个专业,而且美国杜克大学的医学物理非常厉害,我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我觉得昆山杜克的教学环境和校园环境都非常适合我。这里的学生不多,但每个人都很有才华;教授们不仅学识渊博,更以学生为中心。在这里,我能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关怀,我觉得这样的环境能让我在研究生阶段学到更多、成长更快。

这个决定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我竟然放弃了可以直接留在香港,享受优才待遇的机会,转而选择了昆山杜克!真的太神奇了!尽管放弃香港的机会让我有些不舍,但我相信,昆山杜克可能会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之一(为什么说是可能呢,因为我还是有点忐忑啦~毕竟我放弃了香港哎)

好爱昆杜的图书馆,我可以在这里呆上一天

 

我的一些建议

 

【绩点:研究生申请的关键】

绩点是非常重要的,申请研究生特别看绩点。那些对你的专业至关重要的课程,你必须全力以赴,力求在这些课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绝不能抱有“这门课我不太擅长,其他课程可以弥补”的侥幸心理,这种心态可能会导致你在关键课程上的表现不佳,从而影响你的整体绩点。

在评估申请材料时,教授们会仔细查看成绩单,关注每一门课程的成绩。如果你在专业所需的关键课程上表现出色,将极大地提升你的竞争力。

【雅思备考:早规划,巧应对】

雅思一定要提早准备。因为雅思可能不是一次就能考出来,可能会二战、甚至三战。

对于像我这样的典型中国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小分要求,建议将备考的重心放在阅读和听力的提升上。因为写作和口语部分的不确定性较大,它们不仅考验你的语言能力,还受到考试题目和考官个人风格的影响。

在速成方面,我认为听力和阅读是最容易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进步的。阅读时,理解文章的结构并抓住关键词是提高速度和准确率的关键。听力练习中,也要学会捕捉关键词,通过不断练习,你会发现一些小技巧,这些技巧能够在你遇到词汇或语法难题时提供帮助。

考雅思,实际上是一场脑力的较量。它不是纯考你英语技巧和英语水平,还考验你的智慧和应变能力。有时候,一点小聪明可以帮助你弥补在语言上的不足。因此,备考雅思时,除了提升语言技能,培养应变能力和策略思考同样重要。

【科研经历:提升竞争力的利器】

如果你有能力参与科研,一定要抓住机会。科研经历不仅能提升你的专业技能,还能让你在研究生阶段更快地适应学术环境。如果没有科研基础,就需要多读文献,可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适应。

但无论怎样,心态一定要好,要相信自己是可以的。自信和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遗憾、失落、迷茫都曾有过,但我时刻相信,人生的每一步路都不会白走,试炼的终点一定是花开万里。

最后,人生是旷野,不要轻易定义自己,希望大家认真思考过、勇敢并坚定地追寻自己的远方,在留学申请之路上获得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