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外留学趋势报告》中,有21%的留学生归国后进入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25%就职于国企,而34%的同学就职于外企。由此可以看出,留学生回国后,找工作主要有三个选项,就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和外企。根据国考公务员招聘的数据分析,经济学、金融学,法学专业等在国考招聘中很受欢迎。
最近,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22年度国考拉开了序幕。2022年国考公告发布,发现部分国考岗位需要海外留学背景或是要求雅思、托福成绩,这在留学圈子里产生了不小的热议。
这次的国考真的是太有吸引力了,一共准备招录31242人,开放16745个职位!
国考岗位需要雅思、托福成绩并不是新鲜事。其实,早在2018年,国考职位列表要求承认雅思或托福成绩的职位已经达到433个。
在2022年2.8万个职位国考岗位中,有133个岗位明确要求或承认托福或雅思成绩的职位。其中:中央党群机关有6个岗位要求或承认托福雅思成绩;
托福、雅思成绩不仅在国考中有非常大的作用,同样在考研、保研、申请英语免修、求职等也能很大程度上的提升竞争力。
而国考职位中,也有一些职位明确要求需要有留学经历,比如2021年的国考职位表中则出现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一职。明确要求申请者需要具有中医药相关专业或海外留学背景,2年以上英语口译工作经历、出色的中英文文字功底;雅思学术类成绩7分以上或托福95分以上。
除此外,还有多个职位表示接受留学生申请,需要留学生所学专业及所获学位均应符合岗位专业要求并出示《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留学生考编、落户考编也会遇到户籍限制,即使不考编,获得一线城市的户籍有多难,大家多少有所了解。留学生落户却有很大的便利条件,我们以上海为例。
非上海生源应届生普通高校毕业生施行积分落户,达到落户标准为72分。以下为部分关于学历、学校、专业等要求对应的分数:
如果是留学生落户,留学回国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即可:
其他的城市的落户条件可以查看: 留学生北/上/广/深落户政策
选调生和储备人才选调生和储备人才也是大学生求职“铁饭碗”的一大途径,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招录,更是僧多粥少,要求甚高。而招录的要求往往都特别严格,必须是符合要求的高校名单,国内众多高校,仅此30所被列入名单,且都是清一色的985、211、双一流。
如果是留学生,那范围就要大的多。境外高校的要求,如最高学历是从国外大学毕业,毕业院校须在QS、U.S.NEWS、ARWU、THE世界大学排名最新榜单中位列前200名。且还有一个硬性规定,即本科学历必须是国内双一流高校,国外硕士研究生学制需两年及以上。但其实部分地区都放宽了该限制,如上海青浦区、宝山区的招录要求,则没有这条限制,境外学校只要是排名全球前200名的都是符合标准的。
总的来说,相比国内学生而言,留学生报考选调生和储备人才起码有两个优势:
1.院校放宽
绝大部分省份选调生对于海外院校的要求并不高,院校排名在QS世界排名前100,有些市、区甚至只要求QS前200的院校,还有一些省市对海外高校的限制更少;对国内高校要求基本都限于二三十所985、211、双一流大学。国内考上那几十所985、211、双一流大学,和申请国外QS排名前100的高校比,谁的难度高,不用我多说了吧。
2.专业放宽
考过公/编制的同学都知道,报考岗位对专业有严格的要求。而留学生学历认证的专业名称翻译并不能完全对应国内大学的专业,因此会出现留学生因为专业名称不符合岗位要求,报名都报不上。但是选调生的专业要求不会卡的这么严,大多数专业都能符合报名要求。
留学生报考国考的优势也是很明显,在国家政策开展“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前提条件下,有留学背景的学生报考公务员反而是一个机会。甚至有些省份为了吸引海外留学人才,还规定了:“在四项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均列前50的高校不限专业”。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留学生报考公务员除需提供《招考公告》和《招考简章》中规定的材料外,还要出具教育部门的学历认证、我国驻外使领馆的有关证明材料。
目前,国(境)外的学历学位认证主要有三类:(1)在外国和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攻读正规课程所获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
(2)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颁发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
(3)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高等专科教育、非学历高等教育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颁发的国(境)外高等教育文凭。
可以受理的国家和地区包括:70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
提示考生一些进修课程、准学位、语言学校的培训、预科项目等则不在认证范围内,考生要留意。如:
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优秀的留学生回国发展。除了落户,还有更多福利、保障涵盖方方面面。对于留学生来说,应该抓住机会,利用好自身留学经历的优势,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